江南的天氣時而潮濕時而降溫,哪怕是冬季,某些日子家里也會十分潮濕??照{的除濕其實就是“制冷”,冬天可以除濕,不過結果是房間會很冷!
有人冬天開空調除濕嗎?
對夏秋季尤其是回南天,空調的制冷模式和除濕模式都能應對,這兩種模式有什么區別呢?
實踐出真知:
實驗環境
15平方米左右的客廳,室外溫度為35℃,室內溫度為29℃。
實驗過程
將空調調為除濕模式,15分鐘后溫度慢慢降了下來,并穩定在了26℃。隨后,關閉空調等室內溫度升至29℃后,再次打開空調啟動“制冷”模式,溫度設置為26℃,不到10分鐘后,室內溫度降了下來并維持在26℃。
三次測試結果發現,空調的除濕功能確實能夠使室溫降到26℃的舒適溫度,在體感上也和制冷模式沒有太大區別!
那么,為什么要把除濕模式和制冷模式區分開呢?
“除濕”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制冷模式。
除濕模式下,為了達到較好的除濕效果,空調一般在低風量下工作,這時空調室內機換熱器的溫度更低,更利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,在除濕模式下空調會間歇性啟動壓縮機,除濕的同時使室內溫度降下來;
而制冷模式下,壓縮機將會在未達到預定溫度時一直處于啟動狀態。
空調能效試驗顯示,空調在壓縮機穩定運行、室內出風量大的情況下,制冷效率較高。與此相對,除濕模式下,壓縮機間歇啟停、風量較低,制冷效率要大打折扣。要知道,制冷狀態下的空調冰箱,“耗電大頭”都來自于壓縮機。
打個比方,正常制冷模式下,空調用了2度電,產生了6度的冷量;除濕模式下,空調用了1度電,產生了1.5度的冷量。如果要降低房間至某一溫度,需要6度的冷量,那么制冷模式只需2度電,而除濕模式卻需要4度電。
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合理使用空調的除濕模式呢?
專業人士建議,在溫度相對較低、濕度較大的晚上開啟除濕模式,以達到調節房間溫濕度的效果,而在室外溫度較高的白天,還是“制冷”好一點。
在降低濕度需求為主的情況下,比如冬季某些濕度過大的日子,或者需要控制濕度的場合,一臺除濕機能免除許多煩惱。